云南“吃虫”还是与少数民族有关,云贵地区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吃虫的习俗,不少甚至专门设有吃虫节。布朗族喜食蝉,入夏蝉声渐浓,姑娘入山捕虫。常常待到傍晚露水凝重,聒噪的蝉虫一日劳顿后,停在灌木丛上歇息,露水沾翅难飞,便可随手入网。
去翅膀,将蝉身蒸熟捣碎,做成蝉酱,据说有清热解毒的药效。傣族人口味更包容,蜂拥、蚕蛹、沙蛹、竹蛹、花蜘蛛、酸蚂蚁、蚂蚁蛋,可油炸、可凉拌、可蛋炒,都是下酒好菜。傣族人偏爱蚂蚁,把酸蚂蚁配上辣椒和盐,酸辣可口,既开胃消暑,据说还能杀毒除虫。吃虫子*一本正经、盛大隆重的还是仡佬族。每年农历六月初二都要过吃虫节。
是日全家围坐桌旁,桌上摆满油炸蝗虫、糖炒蝶蛹、炸蚂蚱,长辈一声“开吃!吃它个断子绝孙!”筷子齐上,狂吃痛饮。相传很久之前,仡佬族的田地遭受虫灾,庄稼颗粒无收。有个叫甲娘的妇女想出一招,带孩子到田地捉虫,然后加上佐料做成美食,宴请村民同吃。于是,越来越多的乡民依照甲娘的做法加工虫食,害虫减少,五谷丰收。
这样的传说有多大可信度不知,但至少可以想见,吃昆虫的习俗和农业社会消虫除害有关。大约在饥荒年代,蛋白质丰富的虫宝宝还可以丰富食物种类,补充营养。可见人类想尽办法因地制宜的生存能力是如此强悍。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