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在其他文学样式尚处于胎眠时期里,诗就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支奇葩,*领**。诗抒情,酒抒怀,诗酒结缘千古来,有道是有诗必有酒,无酒不成诗,从而形成了*具中国特色的“诗酒文化”。
至先秦时代的《诗经》、《楚辞》开始酒与诗就已结缘,《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中国北部的社会生活,全书305篇。涉及到酒,写人们饮酒,写饮酒时心情的多达48篇,足以反映酒对诗歌的浸润已经相当广泛。《楚辞》写酒虽然不如《诗经》那么多,但更多的是对酒的赞赏,对醉酒的渲染! 南有《楚辞》,北有《诗经》,酒文化就这样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诗歌艺术!
汉魏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连年的战争和朝代的更迭使人们借酒浇愁、感慨良多!曹孟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的诗句体现了这个时代的诗酒风骨;魏晋之际,政局更为不稳,文士动辄得咎,为逃避祸患,他们沉湎于酒,如果说饮酒是乐事,那么他们这一杯酒则是饮得很痛苦的,当时文人“结社**”,少谈**,以酒解愁。魏末 “竹林七贤”,个个都是大酒徒,他们蔑视礼法,放浪形骸,借酒放歌;晋代陶渊明是实现诗酒真正结缘的**人,归隐田园的他虽有“饮酒避世、借酒浇愁”的思绪,但更多的却是通过饮酒来实现物我两忘、回归自然、超然脱俗的境界,享受美酒、体会酒趣,酒成了他诗中*主要的题材; 饮酒赋诗、浑然忘我,把酒与诗真正结合到一起。 “未言心先醉,**接杯酒”诗人用酒唤出内心的情感并形成诗篇,酒在诗歌中奔流,诗歌中溢着酒香,源远流长,千古不绝!
现今的世人往往把嗜酒如命、狂饮烂醉的人蔑称为“酒鬼”,揶揄讥笑,贬之又贬。而“酒鬼”这个词在唐代中是寻觅不见踪迹的,有的只是“酒友”、 “酒仙”。“酒仙”与“酒鬼”虽然都是戏称,然而前者超然,后者低俗,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被誉为“盛唐诗酒**士,青莲文苑**家“的李白便自称“酒中仙”。他无酒不诗“看花饮美酒,听鸟鸣晴川”; “花间一壶酒,*酌无相亲”;他藐视权贵:“**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他无视**,只为痛快一饮: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的诗,是一篇篇“醉”出来的,酒似乎是他的整个生命与生活的全部,似乎酒杯在手就掌握了人生的所有意义,于是“万事何如杯在手,人生几见月当头”。酒反复被李白所咏唱,不停的充实着李白的酒感。他的作品无疑是诗酒文化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李白这位大诗人,更没有那激情豪迈的千古诗句。如此的诗酒生涯,令人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叹!
赞酒名诗出盛唐,盛唐诗人尽酒仙,唐朝的诗人,几乎个个都是诗酒狂客,这个精英荟萃的创作群体,用酒与诗把时代的精神和民族的心态表现得潇洒狂放。俗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称的杜甫,同样有着狂放不羁的一面,在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中对李白的酒事,如数家珍。对李白得意时之崇仰,失意时之关怀,一片真诚,可动天日。诗人虽不在八仙之列,但其好酒之态却不在八仙之下,凭借“百罚深杯亦不辞”而荣获“酒豪”的桂冠,他在《曲江二首》中说:“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人典衣沽酒,借酒消愁,尽落得酒债累累……再如: “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等等,都是传诵人口的句子,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读其诗可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杜甫的咏酒绝唱,传世千古,称著于世!
北宋苏东坡,在山东密州(现诸城) 任太守时,中秋佳节,酒酣之时,诗兴大发,写下了豪迈悲凉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幅“松下醉酒图”更是意境优美……“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再看今朝,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了怀念和哀悼他已故战友和妻子杨开惠,也在词中以酒抒情。于1957年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诗人把一切喜怒哀乐、惆怅感伤全都倾注在酒里,白居易说得好‘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中国是一个慕古文化国家,从遗留下来如烟海的诗与酒交融的史料上看,酒的出现到诗的形成,两者即结合在一起,诗酒撞击的灿烂火花,一直照耀着诗酒文化漫长的画卷!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