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智平,上海市轻纺市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得嘉定区**杰出人物等荣誉。蔡智平1988 年来上海投资创业,1993 年参与筹建上海市轻纺市场。1996年蔡智平全面接管上海轻纺市场经营,开辟上海轻纺市场新天地。经过近30年的风雨打拼,如今,蔡智平先生的事业已经成长为横跨**贸易、房地产、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商业集团。
蔡智平嘉定区**杰出人物的家纺集团创业路
蔡智平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中学毕业后当起了木材采购员。80年代初,他只身一人闯荡大西北,经营过低压电器、皮毛、服装等生意,1986 年通过招聘,他成为西安红旗商场的总经理,捧起了铁饭碗,每月工资1400 元。
1988 年初,正值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初期,当时温州已有许多人自己做起了小**。朋友对蔡智平说:“还在西安*那1400 元干什么,回来我们一起做大生意。”对上海怀有一种莫名感情的蔡智平,当时就意识到:要做,就到上海做,但他又舍不得手上捧着的铁饭碗。于是,他让妻子和一位朋友先到上海创业。在浦东北蔡,他们承包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羊毛衫厂,做起了兔毛衫。由于是“门外汉”,不了解兔毛的性能,他们织出来的兔毛衫一洗全缩成了大人不能穿、小孩又嫌大的“废品”。这样一年下来,他们不仅把本全赔了进去,还欠债70多万元。这年的腊月二十八,当怀揣着工资的蔡智平从西安赶到羊毛衫厂时,看到的是讨债者围堵工厂的情景。蔡智平掏空了口袋,费了好多口舌,才算暂时劝退了讨债者。三个人靠剩下的10块*,熬过了大年初一。大年初二,他们开高价雇用了一辆振华出租车直奔乐清,连路上的午饭都是司机掏腰包垫付的。到了家,他们**件事就是四处借*,**下来,才总算凑足了*付清了车费、饭*。
欠债70多万元,这么大的缺口光靠蔡智平的工资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他们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不过,蔡智平认一个理:在哪里倒下去就应该从哪里爬起来。 1989 年春节过后,蔡智平联络了一些在红旗商场工作时结识的朋友,开了两次“人情会”,凑起了37万元。红旗商场的铁饭碗是保不住了,蔡智平面对现实,辞去总经理一职,回到上海重振旗鼓。 接过羊毛衫厂的蔡智平意识到,羊毛衫这一行竞争十分激烈,而且上半年有一个生产空档,需要有新产品来填补。他通过向**工艺编织厂的技术人员拜师学艺、讨教技术,将那些尚在实验室里的样品拿来参照,**在上海生产出了**批丝麻衫,因为它漂亮新颖,所以迅速引起业内广泛兴趣,一炮打响,全国各地的客户纷至沓来要求进货。
就这样,到1989 年底,他将所有的债务全部还清,还节余将近200 万元。1990 年至1992 年,蔡智平的丝麻衫生意越做越红*,常常是一件丝麻衫刚熨好一只袖子,就被客户从蒸烫机上“抢”走了。他们每天只睡5个小时,忙得连将*送银行存起来的功夫都没有。1990 年,他们就已盈利1000 万元。
很偶然的一次,蔡智平在报纸上看到一则信息:上海将要在曹安路兴办全国最大的轻纺市场,重振上海轻纺龙头老大的地位。他认为,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按照当时的市值计算,该市场约有5000 个摊位,每个摊位售价30万元,共计15亿元,这些*用来买一架“空中客车”也绰绰有余了。于是,蔡智平和其他10个温州股东,开始陆续向上海市轻纺市场投资。到1994 年上半年,11位股东共投资接近4000 万元,蔡智平个人投资达2500 万元。1994 年底,由11家股东合作的上海市轻纺市场破土动工,并于1995 年初建成开业,这是上海成立的**家大型专业市场。
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良好的市场管理,上海轻纺市场已走上一条兴旺的道路,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专业市场。在外人眼里,是蔡智平打开了上海轻纺市场的新天地,然而对于自己在轻纺市场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蔡智平却淡然处之,身为创业者,他深知路途不易,保持平常心,且行且珍惜。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