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商品。葡萄品种之多、产区之多、酒庄之多以及酒款之多,让人应接不暇,永远不可能一网打尽。因此也就催生了如今“繁荣”的葡萄酒培训产业。
培训是要让不懂到入门,并让一些人成为**;普通人成为消费者,消费者成为爱好者;也是让普通员工成为销售员,管理人员成为讲师。总之一句话,葡萄酒的大大小小与里里外外都离不开培训。
目前国内的葡萄酒培训基本分为三类。
一类是认证课程,*屈一指的就是WSET(英国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会)品酒师认证;其次是ISG(**侍酒师认证课程)侍酒师认证和现在正被**的 ISA(美国侍酒师联盟)侍酒师认证;再其次就是诸如Cafa(法国品酒师认证)和其他一些国内机构的认证。这类课程基本成了很多葡萄酒从业人员的敲门砖,考级拿证就是为了工作。
第二类是产区课程,比如澳洲A+课程,波尔多CIVB课程,勃艮第BIVB课程以及智利产区认证课程等。这类课程基本都是靠产区拿*支撑,在国内更多的是做**性质的课程,面对从事相关产区的进口经销商以及爱好者。
第三类是活动课。这类课一般都是葡萄酒店面或者商家,组织的趣味活动或者小主题活动,比如奶酪红酒搭配、赤霞珠的各大产区以及一些晚宴活动。
虽然整个培训行业看起来风风**,但是各种弊端的不断涌现,不得不引起深思,到底哪些培训是物有所值,哪些只是徒有其表,为培训而培训?
一.机构专业度不够
国内的葡萄酒培训企业,虽然没人统计,但是可以估算已经比较多甚至趋于饱和。*先的一个原因是WSET的非*家性。作为***大的也是*为**的品酒师等级认证,WSET在中国的代理政策是,只要你申请成为其英国总部的分支APP(特许培训机构),而且至少有一名可以授课(三级可以教授二级,二级可以教授一级),并且每年支付一定的管理费,那么基本都可以获得其授权。在某种程度上,这促使了国内葡萄酒机构的繁荣。
但是专业做葡萄酒培训的机构其实不多。大部分的葡萄酒培训机构都隶属于某个葡萄酒销售公司,所谓培训都是为其销售做服务。源于培训管理的松散以及培训机构的非*立性和急功近利,近期已经有个别考场出现考试严重作弊,而被英国官方叫停的培训机构。
多少上面说的是WSET,其他课程也面临类似的困扰。所以去上葡萄酒培训课,选择培训机构*先是关键,尽量选择以培训业务为主体的培训机构,不然可能就会成为买椟还珠的笑话。
二.讲师良莠不齐
讲师是培训课程的核心。很多课程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讲师所带来的效果则**不一样。以WSET为例,因为官方规定,凡是通过上一级别的学员,只要备案后,就可教授下一级别的认证课程,但是至于这些讲师是否有授课经验,讲师的知识储备等几乎没有被考量,这就导致一些讲师只会照本宣科,培训的时候,就是按照书本和官方PPT的课件来念书,索然无味以至于很多课堂上,学员都昏昏欲睡。
甚至还有的讲师,自己就是半瓶子咣当,对葡萄酒只是略懂皮毛,但是善于言辞,于是就到处卖狗皮膏药,说红酒养生的**,甚至犯了几十块*的红酒也要醒酒半个小时等基础性的错误,有的讲师甚至把软木塞说成橡木塞......
还有些讲师,因为是为某些产区或者某些酒商服务,所以一些时候,他们说话不是为酒说话,而是为赞助商说话,谁在背后给*就为谁说话,大肆褒扬某种酒或者猛烈抨击某种酒。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择师不善,进入歪门,岂不谬哉?
三.价格高低起伏
培训行业,众所周知,基本是无本买卖。成本无外乎两大块,一块是场地费用,一块是讲师费用。以国外的初级课程为例,不管是WSET或者ISG等,初级的成本也就在小几百块*,但是目前售价都在一千五左右甚至以上,利润远大于成本。其他一些课程也有价格虚高的特点。
另一方面,很多小培训活动售价在百元左右,目的在于吸引都市白领。表面看起来做的气势很不错,但其实不赚*,商业也无从继续,导致活动并不连续,让爱好者也无法持续接触。
除了以上说的三大问题,另外还有一个略微隐形的问题——酒款。
培训要取得好的效果,除了机构以及老师靠谱外,酒款也必须无损害且有代表性。但是正如上文所言,很多葡萄酒培训机构和讲师是为酒商服务,所以讳言实情甚至指鹿为马的事情也是会发生的,明明是污染的酒反而要说风格问题;明明是一般的酒款,偏偏是很不错的好酒。如此偏离现实甚至颠倒黑白的教育方式,学到的知识也就大打折扣了。
葡萄酒在国内依然是新兴产业,作为葡萄酒行业的润滑油,葡萄酒培训教育千万不能表面上做万金油,背地里却是地沟油。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