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糕是咸的还是甜的?豌豆糕有什么药用价值?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是山西太原汉族特色糕类小吃,属甜食,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脱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饼、柿子霜制作而成。香甜可口,清凉下*,爽口绵甜,益脾胃,解热祛毒。1957年,豌豆糕被评为太原市 “**名吃”。
豌豆:豌豆中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豌豆中还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能畅,起到清洁大肠,防止便秘,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与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还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
柿饼:柿子的营养素十分丰富,是有益心脏健康的水果。柿子含碘,因缺碘引起的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食用柿子很有帮助。一般人经常食用,对预防碘缺乏也大有好处。柿子有养肺胃、清燥*的功效。可以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柿饼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柿子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帮助机体对酒精的排泄,减少酒精对机体的伤害,能够醒酒解醉;柿子含有黄铜甙,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脑血管功能,防*冠心病、心绞痛
豌豆古称为山戎。《**纲目》记“山戎,豌豆也,其苗柔弱宛宛,故得名豌豆,种出胡戎,今北土甚多”。《史记》说 “戎”在“唐虞以北”。可见豌豆3000年前就开始在太原以北这片土地上春华夏实了。后来“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管子·戎》),豌豆在北中国均有种植,而历史上“出胡地者大如杏仁”,至今仍以晋北高寒山区种植的为*好。
豌豆从苗到豆,皆可成为民人美味。《黄河文化丛书·民食卷》载,春雨过后,花开四野,鲜嫩的豌豆苗翠**人,采回与嫩韭相拌,或单味炒食,清香宜人。及至结荚,俗称“扁角”,采摘生食,汁甜津爽,煮炒成菜,堪为佳品。初夏,豌豆“百谷之中,*为先登”,吃法明代之前就有“煮、炒皆佳。磨粉,面甚白细腻”(《**纲目》),除了熬粥煮饭、造曲酿酒、制作凉粉外,还包馅制糕,称豌豆糕,为民间风味小吃。
《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述,清初豌豆糕传入北京,改名叫豌豆黄,成燕京**汉族小吃,于是有了“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红枣都嵌金居里,十文一块买黄琼”之说。在乾隆皇帝早膳中曾有“豌豆黄”一品,但当时在宫中并不吃香。到慈禧太后时,传小贩进宫制作,改良成不加馅心,渐成为清宫廷名点。[1]
豌豆糕在山西的曲沃、侯马、河津等地又叫做“豆沙糕”或“澄沙糕”,由豌豆、栀子、柿饼制成。当地人喜食豆沙糕,成了不少外来人的生意经,民谚有“来到曲沃县,住在大东关。抄弄一副担,*点豆沙*”。**年间,豆沙糕担摊比比皆是,成为独具风味的汉族地方小吃。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