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数人因为去年价格跌破26元/公斤,今年**养殖鲃鱼时,神湾镇逸岛水产生态养殖场的林柏炎却积极地投入了大量成本和精力养殖鲃鱼。如今鲃鱼价格经历“过山车”式大起大落后,价格逐渐**正常,回升到约50元/公斤,养殖自然也开始回暖。
提及水产养殖的12年经验,林柏炎笑称和鲃鱼的价格一样,他也不断经历着“大起大落”。事实上,在1990年毕业之时,林柏炎进入了一家国有银行从事计算机工作。直至2002年,当时**身为“门外汉”的林柏炎才毅然决然地辞职,投身水产养殖业变作一名“渔夫”,并且在这个领域中摸爬滚打找到了自己*特的致富之路。
试水鲃鱼与对虾混养模式后,林柏炎养殖的鲃鱼成活率达95%以上
一位IT行业的**,如何华丽转身,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技术行家和致富能手?其实,从南美白对虾、泰国笋壳到鲃鱼等各种养殖品种,在林柏炎的“致富字典”中,“变”是他始终如一的制胜法宝。这个“变”,并非一场无章法无规律的盲目**,而是一种紧跟市场供求信息、调整养殖方向、错位发展品种、综合探寻经济效益的“洞察力”。
对虾“初体验”:几番浮沉练技术磨眼界
2002年,对IT界**林柏炎来说,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从长袖善舞的计算机行业中激流勇进,进入一无所知的水产养殖行业摸爬滚打,拥有12年职业生涯的林柏炎将一切归“零”,却意外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2000年左右,整个IT行业均陷入低潮,林柏炎**次开始思索自己的人生规划。“2002年时,我和朋友无意中发现在惠东、汕尾等地,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非常*热,每斤销售价可以达到30多元,当时的自己也正好想寻找一个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话虽如此,从熟悉的IT业毅然决然走出来,充当水产养殖的“门外汉”,林柏炎回想起来,仍然觉得是一个“风险非常大”的决定。
“水产养殖业比IT业的技术含量还要高。”正因为深谙“技术”对农业生产之重要性,林柏炎很早便以“门外汉”的虚心和坚韧,不断学习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技术。当时,林柏炎和朋友专门到福建等地去考察了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并在许多养殖户还未引进之时便投入了大量成本对虾塘进行改造。
很快,林柏炎与养殖场合伙人就感受到了“对虾”养殖致富的初体验。“在2002年来说,高位池养殖模式在业界并不普遍,由于其在虾塘全铺设地膜,水位深,提高了对虾的产量和质量,亩产普遍都在1000斤以上。”2002年到2005年,随着市场上南美白对虾的价格一路上扬,产量不断上升的林柏炎通过对虾养殖*到了近200万元,这便是他通过练技术淘到的“**桶金”。
创业的喜悦仍未消退,林柏炎很快就遇到了水产养殖生涯中的*大冲击。2006年,林柏炎敏锐地发现,给自己曾带来*大经济效益的南美白对虾,产量突然急转直下,大批对虾因为污染和病害无法成活。2006—2006年短短两年时间,林柏炎几乎将前几年的利润全部赔了进去,在“大起大落”中再一次回到原点。
“血本无归”后,林柏炎很快摸清了问题所在。“这还得怪我的眼界过窄,看到高位池养殖可以带来短暂的经济效益,却没有注意长远的生态保护问题。”当时,对虾池底污染物、粪便等排泄物被直接排放了出去,几年之后林柏炎养殖场的生态跟着受污染的水产环境一起恶化,造成病害对虾越来越多。
吃一堑长一智,2008年,充分考察了相关技术领域和先进设备,林柏炎花费了约160万元,用40亩水塘开始试水“循环水设备”。搭载着去污、沉淀、处理、蛋白分离系统,林柏炎决定将眼界放宽,降低水池中的有害物质,从根本上提高对虾产量。
在“对虾初体验”中,林柏炎也摸索到了自己水产养殖的一个经验:除了练技术站稳市场脚跟提高产品的产量和产值,还应不断“磨眼界”让自己在市场搏击中持续性发展。
混养“新模式”:鲃鱼充当养殖场的“警察”
入冬以来,林柏炎在神湾镇逸岛水产生态养殖场养殖的鲃鱼陆续收获上市,7500公斤鲃鱼以塘头价48元/公斤被鱼贩收购销往长三角等地,收入不菲。而这全靠林柏炎试水鲃鱼与对虾混养模式,让鲃鱼成活率95%以上,走出高效益增收路。
趁着好的市场行情,林柏炎陆续刮鱼收虾上市,鱼虾各有收获。据匡算,共收获了7500公斤鲃鱼,规格0.4-0.8公斤/条,大小不等,塘头价卖到约48元/公斤,主要销往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另外,混养其中的对虾也有收获,亩产100公斤左右,规格60只/公斤,塘头价卖到30元/公斤,增加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为何想到要将鲃鱼和对虾进行混养?林柏炎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鲃鱼就像是充当了对虾养殖场的警察角色,在适当的时机混养,鲃鱼能够控制对虾病害的传染,提高了总体的综合经济效益。”
鲃鱼是中底层鱼,对虾是底栖动物,体质弱或生病死亡的对虾大都被鲃鱼吃掉,起到清洁水体,减少污染和病害的作用。为防止鲃鱼吃掉虾苗,林柏炎又把虾苗标粗养殖到3厘米/尾的规格才投放到鲃鱼塘里养殖,每亩投放虾苗约2万尾。投喂鲃鱼的同时,同池塘混养的对虾一同觅食,不单*投料,达到节料省本的目的。
由于推行鲃鱼与对虾混养模式病害少,鲃鱼成活率95%以上,亩产约700公斤,是林柏炎水产养殖增产增收的新模式。该场多年推广鲃鱼与对虾混养模式,如今养殖面积有50亩,如何混养,奥秘在哪?
走在养殖场里,林柏炎谈了他的养殖“经”每亩投放鲃鱼2500条,养殖过程投喂鳗鱼料,越冬鲃鱼约投喂1.25公斤饲料养成0.5公斤鲃鱼,不越冬养成0.5公斤,鲃鱼约投喂0.8公斤饲料,养殖时间1年左右,鲃鱼规格达到200克/条,可以视市场价格高低捕大留小上市,达不到上市规格的盖棚越冬养殖。近期,由于鲃鱼成品鱼存塘量少,价格回升到约50元/公斤。谈到养殖成本,林柏炎说:“越冬鲃鱼养殖成本较高,成本约46元/公斤,不越冬养殖的约34元/公斤。”据业内人士透露,按目前价格,扣除成本,今年鲃鱼养殖亩利润可观,走出26-30元/公斤的低迷市场困局,养殖开始回暖。
鱼虾混养双剑合璧,相得益彰,林柏炎尝到了甜头,大大提振了养殖的信心。“现在鲃鱼存塘量少,市场需求量大,按目前的价格算,假如养殖顺利的话,鱼虾混养模式亩纯利可望达万元,今年我要继续推广这种模式,争取再创高的效益。”林柏炎说。
小资料
鲃鱼,体侧扁或略呈圆筒形,小口大腹,细鳞、花背、白肚,肚皮上有小刺,身体涨大如球,也叫“暗纹东方豚”,外形与野生河豚几乎一样。鲃鱼分布于云南元江流域、西江上游及海南等地,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还具壮阳、和胃、温中补益之食疗功效,且肉质细嫩洁白,爽口有弹性,若烹调得法,其鲜美的程度比野生河豚有过之而无不及。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