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穷农民家庭的孤儿到雄霸春晚的小品王,如今已是年收入过亿的文化企业家,赵本山打拼了三十余年。一路风雨一路泪,一路辛酸一路歌,个中滋味酸甜苦辣,也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得到。
赵本山是靠演二人转入行,后演小品成名,但发家却是卖煤和运输开始的。早在1993年,赵本山就成立了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虽然打着艺术名号,但是**却是靠煤炭和运输,可以想象,在东北这个重工业基地,再加上当时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赵本山的名气,做煤炭生意为他积累了原始**。究竟*了多少*,赵本山本人一直是讳莫如深。不过,煤炭生意*的*却为他的文化产业积累了原始的资金。
上篇
1、靠煤炭、运输起家捞到“**桶金”
“1993年,本山在沈阳成立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当时公司主要的经营项目就是煤炭和运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当时的环境对煤炭生意很有利。各大企业厂矿都需要用煤,本山就通过自己在演出时结下的人际关系给卖煤找到了出口。至于运输,其实是在做煤炭生意时发现长途运输也挺**,本山才和几个哥们儿一起搞起了运输。”
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赵本山的精明之处,他绝不仅仅是一个演员、艺人。他懂得社会资源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利用。他能*大程度的广交朋友,让社会关系为己所用。
2、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二人转”变成一座金矿
完成了创业资金的原始积累后,赵本山把*来的*都用在了文化投资上。1997年的**,赵本山和几个老板去“二人转”剧场看演出,几个老板都非常喜欢。赵本山一下子意识到,东北地区有数不清的“二人转”艺人,如果把这块资源开发出来,让他们走向全国,肯定挣*。于是赵本山又把“二人转”纳入了自己的产业。这个“二人转”出身的笑星,利用每次上春晚演小品的机会,为“二人转”大打广告。
“二人转”这项传统的曲艺,虽然在东北民间有着巨大的市场,却一直登不了大雅之堂。原因在于,它的绝大多数笑料,都上不了台面。这与其他曲艺截然不同。京剧、评剧、黄梅戏、评书、大鼓这些艺术形式,虽然从前也有一些“荤”的节目,但它们都有大量宣扬人性善一面的作品,哪怕这善的一面,是代表封建道德的忠孝节义。
所以从前,“二人转”很少能在电视中出现,但深受“二人转”营养滋润的赵本山,却借助春晚、借助影视剧,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二人转”发扬光大。就这样,在别人眼里“黄色下流”的“二人转”,到了赵本山这里,就变成了处处生*的金矿。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