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称赞门传喜是《赢在中国》的魅力,却亲手把这位农民创业者拦在了12强的大门之外。他说不会给门传喜的项目投资,却可以送给他200万。这些充满矛盾的言行背后,是俞敏洪对中国农民的深刻认识。而让俞敏洪得到这些认识的,正是他的母亲。
俞母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农民的**品质和局限性:她有着强烈的**土地的愿望;她有着执着的精神,她有着勤劳的习惯;然而由于没有受过教育,她眼界不太宽,接受新观念有困难。
俞敏洪说:“我妈对我寄予了期望,她对我有个决心——不能在农村呆着,因为农村太穷,农民太苦。”靠着这个决心,俞母为俞敏洪争取了读高中的机会;靠着这个决心,俞母支持俞敏洪在两次高考失利后继续复读;靠着这个决心,俞母为俞敏洪进入英语补习班冒雨奔波,几次掉进泥沟,回家时浑身是泥。可以说,如果没有俞母的坚持,俞敏洪今天肯定还呆在他要迫切离开的农村。
然而同样是这位母亲,在新东方做大之后,却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老佛爷插手公司事务,引起很多员工不满。偏偏俞敏洪在母亲面前非常懦弱,所以会闹出俞母大闹办公室,俞敏洪当众下跪等事情。2002年,新东方做出了亲属回避规定,俞母被迫离开了,愤愤然半年没有搭理俞敏洪。然而孝子就是孝子,俞敏洪把自己大部分的股权记在了母亲名下。
这就是中国农民的写照。他们一直执着地努力着,为了改变命运,然而一旦小有成就,却因为眼界的限制,很难登上新的高度。正如一则笑话所述,有人问一个农民,如果当了皇帝,他要实现什么愿望,农民说,“我要有两个水壶,这样我锄地到地两头的时候就都有水喝了。”
门传喜也一样。正如俞敏洪评价的那样,他的商业模式有问题,很难赢利。这怪不得门传喜,毕竟他受到的教育有限,更不用说商业教育了。《赢在中国》不仅倡导创业精神,更要遴选**项目,所以门传喜止步12强是可以理解的。
俞敏洪淘汰门传喜,靠的是把家族企业改造成**企业过程中的魄力;俞敏洪提出可以资助门传喜200万,靠的是他对农民的感情。这看似矛盾的两个举动,折射出一个成功的农家子弟的成熟和胸怀。
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便门传喜接受了这200万,其作用也是有限。以门传喜为代表的这一代中国农民创业者,*需要的是教育。只有通过教育,他们才能开阔眼界,才能提高水平。而俞敏洪碰巧又是做教育的。如果新东方能够开设一些针对农民创业者的课程,帮助他们创好业,哪怕收点学费,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俞敏洪很快就到知天命的年纪了,不知这是不是他的天命。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