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新入选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中,葛沽宝辇会因其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群众参与性高,成为一项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六去葛沽镇看宝辇会,已经成为很多天津人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日前,记者采访了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葛沽镇民俗**张金樵,他向记者介绍了葛沽宝辇会的形成及发展。 张金樵介绍,葛沽宝辇会兴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代代传承,是葛沽人民在长期渔、盐劳作和漕运影响下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民间花会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信仰、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俗活动。葛沽宝辇会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与人们对妈祖文化的信仰密不可分。在长期的妈祖祭祀活动中,以宝辇会(辇是天后圣母即妈祖出巡、回銮乘坐的交通工具)为代表的几十道民间花会延揽于其中。几**来,葛沽地区形成了八架宝辇、二架灯亭的格局。宝辇花会表演分为小步稳行、小步颤行、大步快行、跑“8”字、龙摆尾等形式。每逢农历正月是葛沽民间花会活动的**,多姿多彩的宝辇及各类花会队伍鼓乐齐鸣,轮番表演,成为人们庆贺太平、祈福新春的一项重大群文活动。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面临传承的窘境,葛沽宝辇会是否也存在类似问题?对此,张金樵也承认,尽管葛沽宝辇会依旧兴盛,但宝辇会中的耍乐会有些项目已经消亡了,比如渔樵耕读、侉戏、梆子腔、杠箱等,“尽管发展到今天,葛沽宝辇会有的地方不如以前,但有的方面还比以前要好了。比如在抬辇行进的过程中,会借助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这使得葛沽宝辇会规模越来越大”。 针对耍乐会项目的传承问题,张金樵表示:“我们正在搞一个镇级的演出队,把民间的会头请来指导、导演,把耍乐会上的项目都教给演出队的年轻人,等到会头认可了演出队的表演,就给演出队录音、录像,作为资料保存起来,让这些项目**失传。”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