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4%。面对中国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过去的一年,关于新常态已有诸多讨论和解读,从**到个人都在主动适应。
而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还有可能继续下调。那么未来将有什么变化?应如何适应?
1月24日,在人民网主办的“2015人民财经年会”主**上,中国**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培勇以及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判断了未来经济的走势,探讨如何把握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一切要有新眼光
魏建国表示,这个常态是中国在向****大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心态,是一个重要新标志。
他认为,就是要对所有的事件,包括**的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历史、科技都要有新眼光,采取合作、共赢、互利、包容、开放的措施。
魏建国**介绍了外国智库对中国新常态的讨论。比如,美国的智库一致评价认为,中国新常态在经济上可能是由原来的量转为质,经济的增长可能要走一条比德国更加精细的管理道路,更加注重质量。而新加坡、美国的智库则认为,新常态是中国未来在战略、地区、地缘**的一个重大转变,是很重要的一个转变的里程点。
中国在新常态下面,把内需,拉动消费作为*要任务,所以新加坡还认为中国可能会形成5~7亿的庞大中产阶级消费群。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培勇:财政收入变得比以往严峻
高培勇说,导致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其实是两个因素,一是短期的周期性因素,另外是长期的结构性因素。换句话说,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交织才把中国拖入了新常态。
面对此种,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基本路径其实就是改革。只是这一轮改革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改革。这样的改革,中国历史上没有参照性。从任何国家、任何历史时期,也难以得到参照性。甚至理论界也难以提供比较系统的学理支撑和方**的支持。所以,**是一套新的改革路数。
高培勇**谈及了财税领域新常态。对未来财政收入有可能降至个位数,高培勇说,中国在两个特殊时期有超高财政收入。目前财政收入的增长势头,他同意用“常态”二字加以冠之,常说的过“紧日子”实际上是正常日子。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财政收入)底数在哪里?还得进一步看。所以,财政收入变得比以往严峻,这是将要面对的一种正常现实。
以一般公共预算为例, 2013年、2014年各单位一个共同的现象:钱花不出去。为什么?因为规则变了,手里有经费,但是按照新的规则花不出去,意味着在新常态背景下必须有适应新常态的财政经费支出安排。
所以适应新常态的财税改革是跨越经济、**、文化、社会,涉及到所有方面的一种联动改革,并不是在财政税收领域当中可以操作的,而是涉及整个国家*理体系、*理能力的深刻变革。
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可期
潘建成主要分析了如何从新常态的角度来看当前的经济形势。
*新公布的2014年宏观经济数据引发担忧。不过,潘建成表示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是相当正常的数据。因为目前就业平稳,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也平稳,物价也是平稳。
潘建成说,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就业收入和生活环境、民生的改善。如果这些方面都还不错,担心增长速度下降又有什么意义呢?对于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中国7.4%已经是高不可攀的一个速度。
不过仍然有很多人觉得很压抑、有情绪。潘建成说他个人认为这背后有原因的。**7.4%增长的背后是分化的。有些行业,比如钢铁、煤炭这些资源密集型的行业,有些地区,比如说东北,包括山西、河北这样的地区,确实很困难。这种分化在当今信息传播又很快的情况下,一些特别困难的消息和情绪很容易传播。
第二对于微观企业来说,压力也确实在加大。*先人力成本在刚性上升,但是PPI(工业品的出厂价格)连续34个月下跌。一边成本往上,一边价格往下,利润空间不断地挤压,所以能实现7.4%是大家铆足了劲,非常不容易得到的。此外就是心态问题。
展望2015年,潘建成表示现在依然有很大的压力,叠加的压力。包括房地产市场回落,**经济这样一个分化和不确定性在加剧,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等。
不过潘建成是比较乐观的,从目前来看依然还是有比较充分支撑的力量。2015年保持平稳的增长还是可以预期的。新开工项目目前比较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从消费来看,收入分配改革,包括工资的上涨,对2015年消费的促进作用也会加强。再加上区域政策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的实施,以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逐渐地形成。
对于GDP考核,潘建成觉得“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到了“。经济发展的*终目的是民生的改善,民生有没有改善,对**服务好不好,得让被服务的对象说了算。这个评价体系里面,需要增加这条。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