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女孩郑丽红,从上饶师范幼师专业毕业后,放弃“金饭碗”远赴上海、北京“拜师求艺”,先后师从石林、***教授,考取中国音乐学院,后任职于**民族乐团。歌唱对她而言,一半是对生命的热爱,一半是心灵的释放。近日,记者采访了回家探亲的郑丽红,感受了她多年来用心灵歌唱青春的坚持。
1999年,18岁的郑丽红从上饶师范毕业。2000年下半年,一心想在声乐上有所建树的郑丽红停薪留职来到上海音乐学院,师从石林教授学习民族声乐。一年半后,石林教授建议她改学美声唱法,专攻歌剧表演。2002年4月,不顾家人的反对,郑丽红只身来到了北京,在一家招待所的地下室安了身。在北京,她辗转得到***教授的指导。当时正逢中国音乐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只招20人,考试时要唱中外各三支歌曲。而外文歌是郑丽红的弱项,***教授便挑选了三支意大利歌曲,指导郑丽红练唱。一个星期后,郑丽红学会了这三*歌,带着刘教授“你是个会唱歌的人”的赞语参加了考试。三试时,郑丽红落选了,她带着遗憾回到了家乡铅山河口。
2002年6月的**,郑丽红突然接到***教授的电话,刘教授要她参加第二年的招考。当年8月,郑丽红再次来到北京,跟***教授进行系统学习。整整八个月,郑丽红连年都没回家过,专门学唱6*歌,并接受理论知识辅导。2003年3月,郑丽红信心百倍地参加了初试。这年报考的考生达20000人,三试时,只剩下郑丽红等40人。第二天考理论,100分的总分,郑丽红考了98分,****。6月份参加完三试后,郑丽红又马不停蹄赶回铅山参加高考。这一次,郑丽红以高考490分,专业考试第五名的好成绩被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录取,专攻歌剧。并获得了学院的奖学金,还成了刘教授的正式学生。
2007年7月,郑丽红毕业。之后,郑丽红不断参加各类演出,一路走来,丰富的舞台实践让郑丽红有了更快更迅速的提升。一次演出,郑丽红*特的歌喉引起了马本斋的儿子——海军中将马国超的注意。马国超业余写歌,为纪念父亲,他写了*歌曲《永远的怀念》,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歌手演唱。郑丽红的表现让马国超眼前一亮,演出结束,马国超就找到郑丽红,邀请她为马本斋纪念馆录制“马本斋纪念馆之歌”——《永远的怀念》。
2010年11月,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郑丽红很幸运地被**民族乐团录取,成为这个***民族艺术团体的一名青年歌唱演员。2011年,她考上中国音乐学院公费研究生,并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成功举办了两场硕士研究生*唱音乐会,每场14*歌,用中、意、德、法、英等语言演唱。2011年9月,郑丽红参加***优秀剧目展演,表演了陕西民歌《五更鸟》及河北民歌《放风筝》;2012年***优秀剧目展演参演苗族、侗族民歌《这山唱那山》并获得优秀节目奖。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