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篇
“****是一种追求,回报社会是一项责任。”明清时期,乔致庸、雷履泰……一大批晋商,在创业的同时,主动为国分忧、帮扶贫弱,做出了许多济世惠民的善举。
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如今,新晋商们依法纳税、热心公益,正在用实际行动传承着晋商精神,他们在用自己勤劳双手发家致富的同时,不忘慈善事业,不忘回报家乡。
郭台铭:台湾*富 情倾桑梓
父亲教育他,一定要报效故土
在太原龙城大街省残疾人综合康复就业中心,“郭台铭助残善举功德碑”耸立在院内。8月16日,记者来到碑前,仔细阅读了这块高3.5米、呈六棱形碑上雕刻的碑文。
碑文记载:从2001年以来,郭台铭先生共向山西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直接捐赠资金8200万元。其中捐赠的3000万元用于设立“爱心助残基金”,作为基金会的原始基金部分,**惠及山西残疾人。
“郭台铭为残疾人办了许多好事,功德碑立在院内,更立在残疾人的心里。”在省城水总社区,残疾人郭女士在家属的陪同下,正在进行康复训练。说起郭台铭,她不由自主地翘起了大拇指。
沿着坞城路一直向南,记者来到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银灰色的厂房,宽敞整洁的街道,一群群年轻工人不时从身边走过,让人感觉到这里的勃勃生机与青春活力。
“2003年10月,郭台铭投资10亿美元建立了这个科技园,解决了10万人就业。目前市场**的iPhone智能手机,许多就是在这里生产的。”太原经济区工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富士康岗位多,工人需求量大,*近还在招工。有了富士康,周边各类市场多了起来,附近的房产项目也越来越多。
“**不是企业家惟一的责任,*的价值本身没有多少,关键是使用在哪儿!”对于*和社会责任,郭台铭有自己的见解。郭台铭经常说,“爱物”是父亲的名字,父亲小时候家里穷,念书、饮水、吃饭都成问题,生活很苦,家乡人民也给予了一定帮助。父亲时常教育他,一定要报效故土,一定要回报家乡。
仅在晋城,20年捐资过亿
郭台铭祖籍我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1993年,还没有到过葛万村的郭台铭,在与堂弟郭小平的通信中得知,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等仍然困扰着乡亲们,他当即捐助50万元,修建了村希望小学和村里的吃水工程。
1998年10月,当郭台铭**次回村,看到家乡基础设施的落后、村民生活的贫困,经过和乡亲们座谈后,决定打通南岭通向山外的道路,捐资500万元修建了万芳桥。
2001年,在万芳桥通车剪彩仪式上,郭台铭再次决定,要在晋城的偏远贫困山区,再修建4座桥。随后的几年里,富晋、富沁、富陵、凤城桥相继矗立在大山之间。
据有关方面统计,从1993年为葛万村修建希望小学、吃水工程开始,近二十年间,郭台铭先后捐资1亿多元,为晋城市建桥修路、捐资助教、扶贫助残。“我不只是给家乡人民一条鱼,我更要给家乡人民一根钓鱼竿。”为了使家乡**摆脱贫困,郭台铭一面捐资帮助葛万村发展百亩**黄梨**园、千亩核桃基地和万头种猪场,一面投资1400万美元在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富晋精密模具公司。
2005年5月,郭台铭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投资5亿美元在晋城建设富士康科技工业园。
郭台铭说,自己骨子里就是晋商
富士康初创,郭台铭的奋斗目标明确为台湾**、亚洲**、世界**。为达成目标,郭台铭曾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旅馆,跑了美国32个州,客户锁定戴尔、康柏、英特尔等国际一流大厂。正是这些大厂订单成就了富士康今天的格局,现在全世界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装有富士康的产品。
光有客户还不行,郭台铭背后依靠的还是自身的硬功夫。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他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每年年底员工聚餐,郭台铭提供的奖品总值高达数亿元新台币,头奖高达数千万元。
郭台铭创业至今30载,企业资产增至市值3000亿元(新台币),然而他艰苦创业的本色始终不变,并以“抠”闻名商界。“山西重商,重商的人讲务实。山西的大院外表看来并不富丽堂皇,但里面的功能却很齐全,这体现的正是山西人的‘不形于外而藏于内’的特点。”作为世界级大企业的总裁,郭台铭说,自己骨子里就是晋商。山西人能吃苦,其实是环境逼出来的。过去山西很穷,山西人只有走出去,在逆境中成长才会更结实。富士康能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苦干、实干、拼命干。“我们都讲祖先、讲寻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华侨华人向自己的家乡捐*建学校?出门在外不忘记家乡,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文化的体现,身体里流动着的血液是不会改变的。”郭台铭说,为家乡修桥铺路建学校都已成为过去,今后还要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李伟:
修桥筑路反哺家乡
原平市东社镇磨湾村有一座桥,肩负着全村200多户人家出行重要通道的使命。由于年久失修,夏天雨水一冲,给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山西泓源达集团董事长李伟是原平人,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省*大的综合性环保企业之一,集团属下有3个公司8个污水处理厂。今年年初,李伟回乡看到泥水横流、人难行走、车难进出的情景时,当即决定捐资7万元,修建一座桥。今年5月,新桥落成,当地百姓很是感激。
“这不算什么,我想借此表达自己的心意,希望家乡人民早日致富。”8月16日,记者见到李伟时他这样说。其实,除了修桥,李伟还为家乡原平做了许多好事。 “以前逢年过节村里都要请戏班。戏台塌了后,戏也就没得看了。”2006年2月,李伟回到原平老家,磨湾村一位老大爷告诉他。为了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李伟拿出15万元请人修复戏台。2006年5月,戏台经过修复后,焕然一新。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李伟都会出资3万元,请专业队伍去村里为乡亲们唱9场戏,村民们十分高兴。
目前,原平水果经销商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产业链,原平果商分布全国各地。为了打造原平果乡名片,当地百姓一直想在主要路口修建一座牌楼,却苦于没有资金。李伟知道后,出资60万元,在国道原(平)—五(台山)公路上,请人修建了牌楼,上书“梨乡同川”四个大字。
“反哺家乡,今后我还会有大动作。”李伟介绍,除了在原平老家筑路修桥外,他已在省内投资建立了8个污水处理厂。忻州尧山村整体移民,近期自己正在筹划把尧山村开发成一个立体生态旅游**园区。到那个时候,家乡百姓除了欣赏戏剧,出行方便,就近还能旅游。
太原原平商会艾金明会长介绍,生意做大的同时,这些商人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现在,除了李伟,许多在外经商的原平人都主动和商会联系,愿意回报家乡,这就形成了一种良形循环。
刘丽萍:
心系慈善助困于行
十多年前,她靠几千元起家,在太原开办了一个酒类批发部。十多年后,她凭着诚实守信、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把批发部发展成为两家大公司,她自己也兼任了汾酒集团蓝瓶祥和酒业营销中心的董事长。8月16日,记者来到太原同兴酒业有限公司,见到了这位商界巾帼、热心慈善的当家人——刘丽萍。
太原同兴酒业从成立伊始直至今日,一直在回报社会、扶助乡邻。2007年,太原万柏林区西矿街太白社区有一位崔女士,由于患乳腺癌,家庭生活困难,崔女士所在社区和刘丽萍居住的房屋只有一街之隔,两人并不认识。得知情况后,刘丽萍先是拎着营养品主动登门看望崔女士。2009年,崔女士进行手术前,刘丽萍拿出1万元放在崔女士床头。
在万柏林区建筑街,78岁的白女士得了癌症。听说老人生活困难后,刘丽萍主动登门送上1万元*。
在2008年的5·12地震中,刘丽萍专程赶到太原红十字会捐了5000元*。“从经商至今,我已捐出40多万元。*用在该用的地方,我心里才踏实,我的公司能经营多久,慈善就要做多久。”刘丽萍如此说。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刘丽萍在物质援助的基础上,更乐意教授受助者一定的技能。“人有困难帮他一把,教授他们一技之长,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物质生活问题,也让他们实现了自身价值。”
李永昌:
捐资助学播洒爱心
李永昌,黑龙江省山西商会会长。他出生在清徐县一个小村庄,1984年下海经商,两年后,他的生意做到了黑龙江。致富后的李永昌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一直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只要听说有孩子上不起学,就会在**时间给予帮助。从2009年起,他每年拿出10万元专门资助在黑龙江上大学的山西籍困难学生。 “乔致庸经常告诫子孙,送东西要趁天黑,悄悄地放在门口,不要让穷人有被施舍的感觉。我也一样,经常给商会的人讲,做善事不期望感恩,更不为了回报,孩子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早日成为栋梁之材。”8月15日,李永昌说。
事实上,李永昌的善举不仅仅是资助贫困生一项。听到在黑龙江做生意的山西人生活上有困难,他总是主动登门提供帮助。有些山西人在哈尔滨做生意遇到困难,他总会在**时间给予支持。
为了更好地回报家乡,他发起成立了黑龙江省山西商会。2010年6月15日商会成立,商会以“创业龙江,服务社会,回报家乡”为宗旨,搭建起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黑龙江与山西两地之间经贸联系的桥梁。“资助贫困生,我会继续做下去。通过商会平台,我要把在黑龙江的山西籍人联合起来,回家乡投资。”李永昌说。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