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好心收养脑瘫弃婴
二十多年前,李女士好心收留了一个路边弃婴,一年后发现孩子患有脑瘫后,没有放弃孩子,而是花了很多精力来照顾、*疗、抚养弃婴。二十多年后,由于多种因素李女士无力继续抚养这个孩子,便逐层申请社会福利院救助,没想到,却因孩子没有户口而遇阻。昨日,省城李女士致电本报热线,诉说了她的苦恼。
1992 年,李女士在从大同回太原的路上发现一个纸箱子,因为车速很慢,李女士隐约感到箱子里有动静,便让司机停车,下去看见箱子里有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周围没人,李女士意识到很可能是个弃婴。“当时没想太多,就觉得孩子挺可怜的,不抱起来孩子恐怕活不了多久。”于是,李女士便将女婴抱上车带回了家。
1994 年,女婴一岁多的时候,李女士发现孩子不太对劲,经检查,被确诊为脑瘫。朋友们都劝李女士放弃孩子,可是,军医出身的李女士明白,被确诊为脑瘫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的*疗和矫正训练,严重的会造成全身瘫痪。“这是一个人,一个生命,我怎么能不管她?”李女士找到山西省肿瘤医院的**为孩子诊*,还专门雇了一个保姆照顾孩子。从女孩1岁多到十几岁,李女士为其换了多个保姆,支付给保姆的费用也从每月百十元涨到近千元。
在李女士家里,记者看到,在李女士的精心照料下,女孩儿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虽然与人对话时反应有点迟钝,四肢也不是很协调,但相比很多脑瘫患儿已经足够幸运。
谈到今后怎么办,58岁的李女士忧心忡忡。“我现在年龄大了,身体也不比以前,儿子一家现在在北京,我大部分时间也在那边,每次回太原都是匆匆忙忙,实在没能力继续照顾她了,可把她一个人留这边又不放心,希望社会福利院能够接收她,起码比她一个人在家安全。”李女士告诉记者,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李女士居住的社区、派出所民警都主动帮孩子联系相关部门,“可到了太原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这一环节的时候却办不下来了,打了好几次电话,人家说孩子没户口,所以没法往福利院送。”李女士无奈地说。
对此,记者联系了太原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杨姓负责人,杨姓负责人表示,这个女孩现在已经20多岁了,按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要申请往社会福利院送孩子,需要向孩子户籍所在地的社区街道办说明情况,再一级一级向上申请;但是对于李女士的这种如何把“收养”了一段时间的没有户口的孩子往社会福利院送,目前在法律和政策上还是空白的,他们已经向省里提出了申请,看如何解决。
杨姓负责人表示,他个人对于李女士收留并坚持为患病弃婴*疗的做法很佩服,但**并不鼓励市民随意收留弃婴,遇到路边弃婴时,*好先打电话**。
李女士告诉记者,20多年前,自己出于好心收留弃婴并尽心尽力帮她*疗,是想替这个社会尽些责任,没想到现在想为孩子找个安身之处都这么难。
这个没有户口的脑瘫孩子*终该去何处,本报将继续关注。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