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一起约会在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三坊七巷!来到了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三坊七巷,这里是福州这座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着南后街向西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因为三坊七巷禁止车辆通行,我们选择了坐公交车,在双抛桥站下车,往回走几步就是南后街了。南后街是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中轴,明清时期,这里两侧曾聚集着书肆、刻坊、花灯、裱褙、铜器、笔庄、生漆、当铺等大小商店数百家。我国**部外文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正是从南后街刊刻出版的。清末举人**瑞有诗句描述南后街的繁华景象,“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将南后街比作北京的琉璃厂,足见当时街市的繁荣。
在南后街上,有一些小吃也是相当地有名。福州市井有一句俗语:鱼丸扁肉燕,人人吃不厌。相传,早在明朝,福建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区,吃多了山珍便觉流于平淡。于是,他家厨师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蕃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食,煮熟配汤吃。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滑嫩清脆,忙问是什么点心。那厨师因其形如飞燕而信口说“扁肉燕”。后扁肉燕与鸭蛋共煮,而又有“太平燕”之说,“太平燕”成为福州的一道**地方风味小吃。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
这里的历代名人,如天上的繁星,熠熠生辉,数不胜数。文人墨客,出将入相,难怪这名字都沾着官气、文风,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穿梭与悠静的阡陌小巷间,欣赏着雕梁画栋的旧宅,遥想当年 踱步在这青石路上的是哪位封疆大吏,思索着国家的命运?身穿差服的报子,飞奔而过,送来宫巷东口的刘家刘齐衔、刘齐衡“一胎同榜两进士”的喜报?走在古朴的小巷上,虽是春雨过后,却没有姑娘闽语“卖杏花”的叫卖声。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
电话:023-62873158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