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们写道“重庆阿甘熊军:从洗碗工到早餐店**的坎坷路”,那么,到底他的创业路是怎样的呢,他在创业的路上都经历了些什么?今天为大家揭晓答案……
跑步让我重拾创业梦想
“我从小就想跑步。”说到自己热爱的马拉松项目,熊军的语气突然变得激动了些。练习跳的过程中总会摔倒,他的牙摔掉了,手骨折了,连骨头也打碎过,但那又怎样呢?“既然我摔了几次都摔不死,那就要努力地去站起来。”从爬到可以单脚跳,别人轻易可以完成的动作,熊军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
2011年,熊军在温州“万人万米健身跑”活动的报名现场站了三天三夜,终于换来了一个珍贵的参赛名额。他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完成了10公里的路程。“当时跑完之后特别想哭,想回家。”在那一刻,他终于摆脱了套在自己身上的沉重的枷锁。
熊军的事迹开始在媒体上传播,他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重庆阿甘”。他的故事不仅唤起了许多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也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我从来没想到跑步能够帮助到人,所以我就继续跑。”他参加了四川、重庆、天津等地的马拉松大赛,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去和当地的残疾人朋友聊天,调整他们的心态。“看到他们我就觉得我以前找工作好难,我就想去帮他们。”于是2014年,熊军辞去了天津的工作,回万州创业。
他租下了一间门面作为熬粥的铺子,每日用三轮车装着早餐去五院门口售卖。至于为什么选择卖粥,熊军显然有着自己的考量:“我以前喝到一碗粥都很难,而且外面的粥可能加明矾这样的东西,对身体不好。”他就想做一碗纯纯的粥,“让大家用小*就能买到。”
从一个小炉子开始,被誉为“重庆阿甘”的熊军做起了早餐生意。“*开始没人买,倒了又可惜,我就免费送给环卫工人和老年人吃。”渐渐地,他的早餐摊从无人光顾到卖出一碗两碗三碗四碗……
只做白粥自然也是不行的,熊军开始琢磨其它粥的做法。“去五院看病的人大多都是农民,我会听他们讲故事,走进他们的家里,看那些爷爷奶奶辈的人都是怎么熬粥的,比如这个粥对哪些人身体好,要怎样把握*候……”用熊军的话来说,他的本事都是顾客教给他的,而这些人也都成为了他忠实的顾客。“以前是没人吃,现在一个半小时都能卖出6、700碗。”他有些骄傲地炫耀道。
在今天的成功背后,是熊军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辛苦的就是每天起早。”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当千家万户还在熟睡的时候,这个人已经点开了灯。碰上雨天,地面湿滑,他外出摆摊总免不了摔跤,辛苦做好的粥也会打翻。他有时候也想:“为什么别人能在雨天舒服地躺在家里,而我要露天摆摊?”不是没有想过放弃,“但听到有些病人问我昨天为啥没卖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会愧疚。”
“给创业梦想做减法”
除了打理粥铺的生意,熊军将自己的其余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公益事业当中。2015年,他与88名爱心人士集资建立了重庆旗手*锅万州万湖店,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工作岗位。除此之外,*锅店的**收入也用来资助贫困儿童读书,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2016年,他与两名残疾人朋友共同成立了一间工作室,以E万州众创空间为基地,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创业。“比如说农民的橙子无人购买,我们就通过电商通道把它售卖出去,使这些农产品实现价值。”
同时,他也在积极探索着将早餐粥品牌化的道路。在熊军的设想里,一碗白粥不仅是食物,更是土地和百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深厚羁绊。“我想组建专门的媒体部,通过公众号来向人们传播粥的故事。”
“这个梦想很大也很遥远。”熊军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我们要给梦想做减法,**做一点,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把它加起来,慢慢磨,它总有**会收获。”
未来很长,道路很远。对于熊军来说,实现梦想需要比旁人付出超过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努力。但就如他所说的一样,“就算没成功,以后想起来也是一种回味。”
投稿作者:孤芳不自赏46